本文關鍵字:
自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越來越多地國家意識到虛擬經濟的脆弱性,紛紛將發展的重心轉向了實體經濟領域,事實上,相對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的發達程度更能彰顯一個國家的整體國力。作為實體經濟核心之一的制造業,也被各個國家提升到幾乎前所未有的受重視程度上。
中國亦不例外,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一個重要趨勢,在《中國制造2025》和《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及綱要中,智能制造皆作為重要主題被反復提及,無數的行業專家、政策制定者及院士們皆鏗鏘有力地談論著智能制造,卻鮮見站在智能制造第一線、國內超一流企業領袖討論智能制造,那么作為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的張瑞敏先生,他眼中的智能制造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定制化的中國制造才有出路
顯然,中國已然是一個制造大國,張瑞敏表示,在制造大國向智能制造大國的轉變過程中,我們面臨巨大的考驗,在制造業上,過去我們一直在追趕先進國家,現在在智能制造商,我們已然與之有著較大的差距,有一個詞叫“彎道超車”,現在我們應該叫“換道超車”,換互聯網這條道來趕超世界制造業先進水平。
現在一些人對智能化的理解有偏頗,以為提升自動化程度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自動化只是簡單地提升了效率問題,就是在同樣的時間內制造出更多的產品,但現在制造業要的不僅僅是效率,更重要的是精度,如果不能準確地針對所有用戶,那么高效率其實是沒多大用的,這個道理不復雜,假如一個工廠生產的產品不知道買給誰,不知道用戶在哪里,那么以前能生產1000臺,現在能生產5000臺了,有什么用?都堆倉庫里頭?所以說制造業要由原來的自動化大規模生產轉變成大規模地定制化生產才有出路。
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海爾早在05年就提出了“人單合一”的概念,到現在已經11年了,還沒變,為什么?因為它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需求,互聯網時代的需求是什么?簡單說就是三個字:零距離,就是用戶與企業融合在一起,彼此沒有距離。對海爾而言,重要的是把員工與用戶融合在一起,所以當初提出了“人單合一”的概念,人是員工,單并不是狹義的訂單,而是指用戶的需求。
如今,“人單合一”的概念已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成了很多商學院的教學案例,中國沒有自己的企業管理模式,都是學習國外的經驗,改革開放初期,學習日本的經驗,再后來,學習美國的經驗,如今有了互聯網這個機會,我們應該把握這個機會,打造屬于自己的世界領先的管理模式。
在談及機器換人時,張瑞敏表示,某種意義上講,機器換人可能是智能制造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機器換人導致無人工廠出現,但無人工廠并不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一個體系,它是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一個生態體系。
因此,有了無人工廠后,緊要的是與用戶建立連接,面對用戶不同的個性化需求,能不能在車間的生產線生產,如果能,那么這個生產線一定是柔性的,不但生產效率高,而且變化也非???,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而如何快速地辨別是否是智能制造?張瑞敏表示,只需問下工廠生產的產品在出廠之前是不是就知道給誰,如果不知道,那就不是。智能制造應該是產品還沒有下生產線就知道它的用戶是誰。海爾目前的互聯工廠亦只是部分地做到了,即用戶提出需求,我們專門為你設計與制造,同時將這個過程發至你手機上,讓用戶全程參與,大大提升了與用戶之間的融合力度。
如何引爆物聯網?
物聯網的概念從提出至今已經17年了,年年都在談爆發卻始終沒有爆發,為什么?張瑞敏表示,大家都在智能化方向上發力,去做工作,比如開發出一款智能產品,用戶看著不錯,但就是叫好卻不叫座,所以始終沒有引爆。
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物聯網將會在2019年大爆發,也就是要經過差不多20年的發展才迎來爆發,但對制造企業而言,時間并不多,也就兩年左右。
張瑞敏表示,企業現在需要改變一些觀念,即所有產品都應該包括三個部分,一個是物理件,就是能夠看得見的這些部分;一個是智能件,比如芯片這些部分;而更為重要的部分則是連接件,其實質就是人機對話,在此前提下,機器也可以自我學習,實現交互。但要做到這一點需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社群經濟,就是必須有用戶參與并交互。
桌面互聯網解決了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移動互聯網則解決了速度與效率問題,但物聯網不同,它將相關方都連接在一起建立一個場景商務模式,它不需要用戶主動提出要求,而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及時提供,這個也正是海爾當下的目標。海爾希望在未來兩年內,在全球企業中,特別是在全球家電企業中能率先引爆物聯網。
日前,在2015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說:“‘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創新驅動發展,主線是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最終實現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現今,新一輪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其根本動力在于科技創新。其中,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網絡化進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創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三大根本動力。而由科技創新,最終也將推動智能制造模式的到來。
互聯網能夠有效地縮短信息交互的時空距離,并且其強大的互動性正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能夠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走向服務化。
電子商務是制造企業運用最早、最好的互聯網技術之一。通過利用互聯網,不同企業的原材料供應、產品生產、機器運行、銷售營銷都由網絡化系統來統一調度和分派,以及制造企業內部分工正變得更加專業和精細,產業鏈的上下游協作也因此能變得更實時化。距離市場最近的制造業銷售端,不僅豐富了銷售渠道,拓展了銷售市場,還降低了營銷成本。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介紹:“與發達制造國相比,雖然中國制造業基礎的確相對較弱,但互聯網應用和創新卻更具有優勢。中國市場可利用多層次、規模大的特點,加快互聯網技術應用,將有效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
當前,信息化最先進的為美國、其次制造業最強的德國、制造業最大的便是中國,這些國家相繼出臺制造業戰略:工業4.0、工業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并瞬時稱為熱門話題。雖然三個國家的戰略側重點不同,但聚焦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工廠。
我們來看:德國工業4.0是立足機械制造、工業軟件、自動化工業等領域的優勢,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統,在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兩個方向展開研究;而美國工業互聯網是它基于美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等IT技術,通過CPS信息物理系統,最終目的是實現“再工業化”;最后,中國“互聯網戰略”中明確指出了“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等十大領域,實現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由此可見,通過底層設備的互聯互通、可視化展現等技術手段、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決策支持,實現智能化生產過程的管理與控制,建設成智能生產的智能工廠,是實現中國制造企業實現工業4.0、工業互聯網、互聯網的突破口與落腳點。
(來源:搜狐科技)